首页 > 科技 > 正文

面对未来,你是否有过担心焦虑,让我们了解一部“通往未来的用户指南” 全球观察

2023-06-17 06:31:11来源:百度新闻

对于人类而言,“未来”是一个美妙而重要的概念。之所以美妙,是因为过

对于人类而言,“未来”是一个美妙而重要的概念。之所以美妙,是因为过去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而未来则蕴含着多种可能性,这为人类神奇的想象力提供了无穷的空间。思考未来的诸多可能并尽己所能地为未来作好准备,无论对于个体来讲还是对于整个族群、地区和国家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关资料图)

然而,令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关于地球生物以及人类是如何思考和应对未来的,并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者学问。这并不是说没有人关注和预测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恰恰相反,每个人都在留意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和动向,而且还有无数的专家学者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但是,很少有著作关注从微生物到人类社会思考和管理未来的一般机制,而这正是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大历史研究所所长大卫·克里斯蒂安《未来大历史:如何建立未来思维》一书关注的核心问题。

「“天不变,道亦不变”」

未来与时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哲人经常感叹时光一去不返,因此,时间常被比作奔流不息的河流,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或者一支由过去射往未来的箭,一往无前,永不回头。但是,在克里斯蒂安看来,这种由过去指向未来的单向的时间观念,只有在现代社会才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个体生命都存在于一个相对静止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直接的生活体验告诉人们,世界并非不断向前发展,而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由此形成的是一种相对静止的世界观,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是确定的或者安全的,战争和灾荒经常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人们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主要依靠的是经验和习俗,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在一个相对静止、反复再现的世界里,过往的经验为未来提供了可靠的指引。实际上,很多宗教信仰只不过是对这些经验和习俗的系统化,然后凭借神灵、天意或者祖先的名义为其提供合法性和正当性。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何处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类会出现如此多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其中很多的疾病是以往并不存在的。

在古代社会和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不像今天这么大,人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不像今天这么快,对于短促的人类寿命而言,适应环境的变化依靠的是世代的生物演化。但是,一万年以前的农业革命和两个多世纪以前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也使得人类社会自身的变化速度不断加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依靠生物演化来适应环境变化的速度。

几十万年的进化使人类的身体构造习惯了在草原上奔跑和狩猎,但是,这样的身体构造显然并不适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长期劳作,或者长期在办公室里伏案工作,因此现代人群经常出现身体机能的退化和颈肩腰腿疾病。为了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自然的生理反应仍然会发挥作用,比如生活和工作压力导致身体中某些激素分泌过多或者过少,由此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人为环境中,人类应对不确定性的自发机制频繁启动,从而引发各种功能性疾病。

「时间需要越来越精准」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扩张使人类社会更为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相对静止的自然时间和个人的生物时间的重要性下降,每个人行动的社会时间需要开始协调。从19世纪以来,不同的国家、组织和个人开始采用统一的时间和历法,计时器也变得越来越精准。在一个全球化不断深化、市场机制不断扩展的时代,每个个体、村庄、社区、城镇和国家都无法再独善其身,经济网络和信息网络把每个人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千里之外的技术突破、新品上市、战争爆发或经济危机都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刻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因此,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变化永无止境的世界中,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假定事物基本保持不变的观念是错误的。如何思考未来并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从微生物到人类,思考和应对未来的基本步骤都是相同的,即搜集信息,判断趋势,做出选择。当然,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可能并不能真正地“思考”,也无法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它们只是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本能的生化反应。但是,实际上人类很多时候作出反应的机制也是相同的,比如在环境刺激下体内某种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界限,包括认知、情感、意识和理性的界限,可能比人们预想的要模糊得多。因此,将其他生物与人类思考未来的方式进行类比,并非完全不恰当。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都要依靠感知系统来收集信息,比如阳光、水分、温度、湿度、潜在的食物或者可能的商业机会。然后,神经系统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可能的趋势变化,并选择最佳行动方案,使得生存和繁殖的概率最大化。

「社会进步就像生物演化」

语言和文字这两次伟大的变革使人类从其他生物中脱颖而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著提高,最终成了一种拥有高级智慧的生物。从几十万年前开始,人类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使得分享信息并作为一个群体积累信息的能力急剧提升。这促进了人类个体之间的协作,使人类共同生活的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使人类的社交行为变得更重要,也更复杂,这进一步刺激了人类大脑体积的增加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并促使人类的语言功能更为强大。语言浓缩了丰富的信息,使得人类具有了抽象能力或者《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谓的“虚构”能力。这种虚构能力将规模越来越大的人群整合在一起,并逐渐形成了促进人类协作水平的观念、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字的出现促进了信息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多世代之间的传播,使得信息和知识成为人类的一种集体“资产”。每个个体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共享这些知识,同时,无数的个体都可以为这一集体“资产”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

知识的不断积累使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将越来越多的人类连接到一个巨大的网络中,并使得人类处于一个变化越来越迅速的世界中。在思考和应对未来时,人类犹如展开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方面是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的增强,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应用,提高了人类思考和应对未来的能力;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越快,人类联系越广泛,未来的不确定性越强,从而对人类思考和应对未来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时至今日,人类能否在这场游戏中胜出,还是一个未知数。

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使人类在某些方面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比如在天体运行、天气预测和药物疗效等自然科学领域。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人类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并没有明显改善,比如经济运行或政治活动等社会领域。这是因为一切预测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而预测的事件则发生在未来,并没有任何一种机制能够保证未来的环境条件与过去的情形保持一致,就像大卫·休谟所讲的,由过去推断未来,存在着逻辑上的跳跃。当然,这一困难在自然领域要比在社会领域小得多。一些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类的社会行为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个体的行为由其思想决定,而人类的思想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一种社会群体性的规律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就是这一规律失效的时候,因为这一规律的发现会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就使得这种社会规律随之改变。正因为如此,人类对于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不能过于自负,按照自己确信无疑的价值观念和理想形态来改造世界,有可能遭遇各种意料之外的结果,认识和改造复杂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社会的进步就像生物的演化一样,更多的还是无数个体依据一个合理的规则重复互动博弈的过程。当然,永不停歇的好奇心、进取精神和创新意愿,一直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持久动力,我们需要警惕的只是“致命的自负”而已。

「一本“通往未来的用户指南”」

克里斯蒂安将自己的发现应用于对未来的预测和应对,饶有趣味地推想百年之后和千年之后的人类世界,乃至星系和宇宙遥远的未来,本书也俨然是“通往未来的用户指南”。显然,我们最为关心的可能还是作者所谓“不远的将来”,即百年之后的人类命运。对于人类未来百年的挑战,作者认为人口增长不足为虑,但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毁灭性武器和战争的阴云以及财富和权力不平等的日益加剧,可能使人类社会遭遇灭顶之灾。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跨国组织机构的出现有可能阻止或者延缓灾难的发生,而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不可预知的政治因素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在百年之后以“崩溃”“规模缩小”“可持续发展”或者“增长”收场,皆有可能。人类社会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无疑是极为严峻的,对未来的风险保持一份敬畏之心,也许才是我们这种生物真正拥有“高级智慧”的表现。

《未来大历史:如何建立未来思维》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著

王恺昊 译

中信出版集团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王一

本文作者:郭金兴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